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饮食禁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病原因
2023-09-26 16:49:41 来源:
一、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饮食禁忌
感染性心内膜炎指因细菌、真菌和其它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等)直接感染而产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有别于由于风湿热、类风湿、系统性红斑性狼疮等所致的非感染性心内膜炎。此病的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什么呢?下面和大家分享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饮食注意事项。
1、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适合吃一些易消化吸收的饭菜,此类食物有牛奶、鸡蛋、鱼类、豆制品等,对本疾病的治疗有比较好的效果。
2、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平常还要多食用可增加免疫功能的食物,如香菇、蘑菇、木耳、银耳等,这些食物在做菜的时候添加一些,很有味道,也对健康有好处。
3、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在饮食上还要做到清淡少油腻,既满足营养的需要,又能增进食欲。可供给白米粥、小米粥、小豆粥、配合甜酱菜、大头菜、榨菜或豆腐乳等小菜,以清淡、爽口为宜。
忌食过酸、过辣、过咸、烟酒等刺激物,以免导致并发症发生或者病情加重。
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感染性心内膜炎常多发于原已有病的心脏,近年来发生于原无心脏病变者日益增多,尤其见于接受长时间经静脉治疗、静脉注射má醉药成瘾、由药物或疾病引起免疫功能抑制的患者。人工瓣膜置换术后的感染性心内膜炎也有增多。
左侧心脏的心内膜炎主要累及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尤多见于轻至中度关闭不全者。右侧心脏的心内膜炎较少见,主要累及三尖瓣。各种先天性心脏病中,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法乐四联症很常发生,在单个瓣膜病变中,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很易发生,瓣膜脱垂(主动脉瓣、二尖瓣)也易患本病。上海中山医院对1980~1995年期间8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行人工瓣膜置换术所切除的标本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在原有心脏器质性病变的55例中,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占20例(36%),主动脉瓣脱垂为10例(18%)。肥厚型梗阻型心肌病、退行性瓣膜病变、冠心病罹患本病者也有报道。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常因化脓性细菌侵入心内膜引起,多由毒力较强的病原体感染所致。金黄色葡萄球菌几占50%以上。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在抗生素应用于临床之前,80%为非溶血性链球菌引起,主要为草绿色链球菌的感染。近年来由于普遍地使用广谱抗生素,致病菌种已明显改变,几乎所有已知的致病微生物都可引起本病,同一病原体可产生急性病程,也可产生亚急性病程。且过去罕见的耐药微生物病例增加。草绿色链球菌发病率在下降,但仍占优势。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或真菌的比例明显增高。厌氧菌、放线菌、李斯特菌偶见。两种细菌的混合感染时有发现。真菌尤多见于心脏手术和静脉注射má醉药物成瘾者中。长期应用抗生素或激素、免疫抑制剂、静脉导管输给高营养液等均可增加真菌感染的机会。其中以念珠菌属、曲霉菌属和组织胞浆菌较多见。
在心瓣膜病损、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或后天性动静脉瘘的病变处,存在着异常的血液压力阶差,引起血液强力喷射和涡流。血流的喷射冲击,使心内膜的内皮受损、胶原暴露,形成血小板-纤维素血栓。涡流可使细菌沉淀于低压腔室的近端、血液异常流出处受损的心内膜上。正常人血流中虽时有少数细菌自口腔、鼻咽部、牙龈、检查操作或手术等伤口侵入引起菌血症,大多为暂时的,很快被机体消除,临床意义不大。但反复的暂时性菌血症使机体产生循环抗体,尤其是凝集素,它可促使少量的病原体聚集成团,易粘附在血小板-纤维素血栓上而引起感染。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常见的感染部位为主动脉瓣的左室面和二尖瓣腱索上,二尖瓣关闭不全时感染病灶在二尖瓣的心房面和左房内膜上,室间隔缺损则在右室间隔缺损处的内膜面和肺动脉瓣的心室面。然而当缺损面积大到左、右心室不存在压力阶差或合并有肺动脉高压使分流量减少时则不易发生本病。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时,由于血液喷射力和涡流减弱,亦不易发生本病。
也有人认为是受体附着的作用,由于某些革兰阳性致病菌,如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球菌等,均有一种表面成分与心内膜细胞表面的受体起反应而引起内膜的炎症。
污染的人造瓣膜、缝合材料、器械和手是引起人造瓣膜心内膜炎的重要原因。病原体从感染的胸部创口、尿路和各种动静脉插管、气管切开、术后肺炎等进入体内形成菌血症,同时血液经过体外循环转流后吞噬作用被破坏,减弱了机体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也是原因之一。
三、感染性心内膜炎有哪些表现
虽然本病的“经典”临床表现已不十分常见,且有些症状和体征在病程晚期才出现,加之患者多曾接受抗生素治疗和细菌学检查技术上的受限,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但原则上仍然主张对患有心瓣膜病、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或人造瓣膜置换术的患者,有不明原因发热达1周以上,应怀疑本病的可能,并立即作血培养,如兼有贫血、周围栓塞现象和杂音出现,应考虑本病的诊断。临床上反复短期使用抗生素,发热时常反复,尤在瓣膜杂音的患者,应警惕本病的可能,及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诊断本病很有帮助。阳性血培养具有决定性诊断价值,并为抗生素的选择提供依据。
一、主要的临床表现和体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发热很常见,热型多变,以不规则者为很多,可为间歇型或驰张型,伴有畏寒和出汗。亦可仅有低热者。体温大多在37.5~39℃之间,也可高达40℃以上。约3%~15%患者体温正常或低于正常,多见于老年患者和伴有栓塞或真菌性动脉瘤破裂引起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严重心力衰竭、尿毒症时。此外尚未诊断本病前已应用过抗生素、退热药、激素者也可暂时不发热。
(2)70%~90%的患者有进行性贫血,有时可达严重程度,甚至为很突出的症状。贫血引起全身乏力、软弱和气急。病程较长的患者常有全身疼痛,可能由于毒血症或身体各部的栓塞引起。关节痛、低位背痛和肌痛在起病时较常见,主要累及腓肠肌和股部肌肉,踝、腕等关节,也可呈多发性关节受累。若病程中有严重的骨疼,应考虑可能由于骨膜炎、骨膜下出血或栓塞、栓塞性动脉瘤压迫骨部或骨血管动脉瘤引起。
(3)老年患者临床表现更为多变,发热常被误诊为呼吸道或其他感染。心脏杂音亦常被误认为老年退行性瓣膜病而忽视。有的可无发热和心脏杂音,而表现为神经、精神改变,心力衰竭或低血压。易有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和肾功能不全。
(4)体征主要是可听到原有心脏病的杂音或原来正常的心脏出现杂音。在病程中杂音性质的改变往往是由于贫血、心动过速或其它血流动力学上的改变所致。约有15%患者开始时没有心脏杂音,而在治疗期间出现杂音,少数患者直至治疗后2~3月才出现杂音,偶见治疗后多年一直无杂音出现者。在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中,右侧心瓣膜损害不常见,2/3的右侧心脏的心内膜炎,特别是侵犯三尖瓣者,赘生物增殖于心室壁的心内膜以及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上时,也可无杂音,但后者罕见。
(5)皮肤和粘膜的瘀点、甲床下线状出血、Osler结、Janeway损害等皮损在近30年来发生率均有较明显下降。瘀点是毒素作用于毛细血管使其脆性增加破裂出血或由于栓塞引起,常成群也可个别出现。其发生率很高,但已由应用抗生素前的85%下降到19%~40%。多见于眼睑结合膜、口腔粘膜、胸前和手足背皮肤,持续数天,消失后再现,其中心可发白,但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引起的脂质微小栓塞也可出现眼结合膜下出血,因而有人认为中心为灰白色的瘀点要比黄色者重要。全身性紫癜偶可发生。甲床下出血的特征为线状,远端不到达甲床前边缘,压之可有疼痛。Osler结的发生率已由过去50%下降至10%~20%,呈紫或红色,稍高于皮面,*小约1~2mm,大者可达5~15mm,多发生于手指或足趾末端的掌面,大小鱼际或足底可有压痛,常持续4~5天才消退。Osler结并不是本病所特有,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性狼疮、伤寒、淋巴瘤中亦可出现。在手掌和足底出现小的直径1~4mm无痛的出血性或红斑性损害,称为Janeway损害。杵状指(趾)现已很少见。视网膜病变以出血很多,呈扇形或圆形,可能有白色中心,有时眼底仅见圆形白点称为Roth点。
四、中医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方法
感染性心内膜炎指因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等)直接感染而产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典型的临床表现,有发热、杂音、贫血、栓塞、皮肤损害、脾肿大和血培养阳性等。治疗一般西医治疗,下面介绍中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辨证论治。
(1)热毒炽盛、血瘀阻脉: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方药:清营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药用犀角(可用水牛角代)、生地、玄参、麦冬、金银花、连翘,黄连、黄芩、公英、丹参、紫花地丁、丹皮、赤芍。
感染性心内膜炎多为毒力较强的致病菌感染,心内膜细菌赘生物生成,或伴有多处转移性脓肿,出现严重的毒血症状。中医治疗一应清解热毒、控制感染,二应活血凉血、防止赘生物生成。故方用犀角、生地清热凉血,玄参、麦冬清热解毒养阴,金银花、连翘、黄芩、黄连、公英、紫花地丁大剂清热解毒,气营两清,控制感染,丹参、丹皮、赤芍活血凉血,一利于血分热毒散解,二则活血散血之性有助于防止心内膜血小板沉积,赘生物形成,高热、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清热解毒,泻下热结。即使无有大便秘结,也可加用大黄,使郁结热毒自大便而解,神昏谵语者,送服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辛凉开窍,惊厥抽搐者,加钩藤,地龙清热平肝熄风。
(2)气阴两虚、热毒内结:
治法:益气养阴,清热解毒。
方药:生脉散合济生解毒汤加减。药用人参、五味子、麦冬、金银花、连翘、当归、赤芍、玄参,蒲公英、紫花地丁、红花、黄芩。
此型多见于素体正虚心内膜感染者。邪毒感人,易伤气耗阴。方中人参补元气、益心气,五味子甘温而酸,固护心阴,麦冬、玄参清热养阴,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黄芩清热解毒,控制感染,当归、赤芍、红花活血化瘀,通心脉,诸药合用,对控制感染、预防心衰、防止心内膜赘生物生成,皆可望收到较好效果。皮肤瘀斑、斑点者,加丹参、丹皮、茜草活血化瘀通络,胸闷、气急、喘息者,为心衰之症,可加桑白皮、葶苈子、车前子、益母草合方中生脉散强心活血利水。出现器官栓塞症状者,请参照有关章节进行治疗。
(3)阴虚火旺:
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清骨散加减。药用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生甘草。
方中银柴胡清虚劳骨蒸之热,胡黄连、知母、地骨皮入阴分而退虚火,青蒿、秦艽善透伏热,使邪从外解,鳖甲滋阴潜阳,并能引诸药入阴分以清热,甘草调和诸药。共成滋阴清热之剂。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夜交藤以养心安神,盗汗自汗者,加煅牡蛎、浮小麦、糯稻根,以固表止汗,倦怠懒言者,加黄芪、太子参以益气。
- 上一篇:金银花茶的作用有哪些
- 下一篇:知道糙米茶的功效吗 神奇的糙米茶作用多